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准备发动全面内战,他极力拉拢西北三马为打内战而效命,先后任命马鸿逵、马鸿宾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为张治中)。然而马步芳与马鸿逵矛盾重重,使得马步芳领导的青马部队和马鸿逵领导的宁马部队无法协调统一作战,使得马家军在西北的实力锐减。 1949年8月20、21日, *** 发起兰州战役,但是遭到青马反击而失败,没有得到一个阵地。被称为兰州战役的“试功”阶段。 8月25日, *** 发起兰州战役的总攻。 *** 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进行攻击窦家山、古城岭、营盘岭、沈家岭等地,青马则是依靠骑兵冒着 *** 猛烈炮火漫山遍野的冲过来,以整连整营的密集队形一次一次地反冲锋。26日中午,战斗基本结束,兰州解放,同时也结束了马家军、胡宗南在西北长达40余年的统治
青马和宁马不是亲戚。青马是动物而宁马是人类。
西北四马指统治了中国西北地区数十年的马姓军阀,其中又以西北四马最为出名,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人称“西北四马”。
事后青马军官都无例外地承认,正是由于沈家岭的过早失守才导致了青马最后的溃败。青马撤退25日天亮后,马继援陆续收到各个阵地接连被对方攻破的消息,而宁马迟迟未见动静,兰州右翼临夏两天前已崩溃。马氏父子想来已经盘算怎样退出兰州了。
新五马”包括宁马(马鸿逵、马鸿宾)、青马(马步芳、马步青)、甘马(马仲英)三大军事集团,其中以“青马”最为凶悍,双手沾满了“西路军”将士的鲜血。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不少将士倒在马家军的屠刀之下。
老蒋都说了,马鸿逵是“滑马”,宁马实力比青马马步芳差很多,董恭、李凤藻、李成荫这几个。还有马鸿宾手下的国民军二十二师,六十四旅,旅长王德铨,下辖两个团,团长为马玉麟、马维麟;六十五旅,旅长马显图(马鸿宾之弟),下辖三个团,团长为马义新、马显诚、马彦新;骑兵旅,旅长马献文,下辖两个团,团长为马忠、马荣华。解放战争时的八十一军,军长马惇靖,副军长马敦信,师长马奠邦、马绍翰、马明德。
历史:西北诸马的先人都是借镇压“回乱”而发家的,他们先后依附和效忠清 ***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等历代统治者。核心权力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
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 *** (冯玉祥)和国民 *** (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下场:1949年,马家军主要头目在与 *** 的争斗中失败,马步芳,马步青与马鸿逵追随国民 *** 败退台湾,而后辗转至他国。
扩展资料:
马家军有一层很神秘的宗教色彩,更由于凶悍、残暴,战斗力很强,历史上红军吃过他们很大的亏。其实,马家军分宁马(宁夏马鸿奎、马鸿宾)和青马(青海马步芳、马步青)。
宁马的战斗力明显弱于青马,在同共军的交战史上没什么象样的胜仗。大家应记得,中央红军长征进入陕北的最后一仗就是打马家骑兵,结果红军大获全胜。这打的就是宁马马鸿宾部。
青马部队士兵主要来自甘青两省交界地区信奉 *** 教的 *** 、撒拉族、东乡族,即使后期融进了大量的汉族士兵后,浓厚的宗教观念意识也是整个青马部队强大的维系力量。
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观念蒙蔽驱使下,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与仇杀,青马士兵在对外族和外族军队的征战中表现了很强的内聚力和奋勇精神以及残暴行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家军
在民国军阀中,西北马家军是实力雄厚的一支,马家军分为青马和宁马,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青马,青马的代表人物,马步芳。马步芳, *** 人,其爷爷就是当初陕甘回变的首领,其家族一直盘踞西北,马步芳跟着其父投靠西北军,后来在蒋介石和冯玉祥之间周旋,实力不断的提升,成为地方的实力派。到了1934年他已经成为青海省代主席,和西北五省的总长官。
马步芳
后来率部围剿红军西路军给红军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在抗战中马步芳和他的部队也给日军以重创,在解放战争初期,马家军也曾经给 *** 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失败后的马步芳去台,然后去了沙特 *** ,最终死在沙特。当时马步芳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军阀,但是他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马继援。说起这个马继援,现在流传一个故事比较搞笑。
有一次马步芳带着儿子马继援去见蒋介石,当时蒋经国也在一旁。蒋介石指着蒋经国介绍道:“犬子蒋经国!”犬子那是一个谦称,但是马步芳哪里知道这些,他以为蒋介石说自己的儿子是狗儿子。
蒋委员长的儿子是狗儿子,那么自己的儿子不能比委员长的儿子要好吧,于是他指着马继援说道:“驴ri的马继援!”当时蒋介石和在场的国军大员也为之一愣。这个马继援就是马步芳唯一的儿子。
蒋介石(左)马步芳(右)马继援(后)
马继援1921年1月18日出生于甘肃河州,他的出生让马步芳欣喜不已,毕竟有了儿子代表就有了传承,马继援一下子成了马步芳家族的小皇帝了。而马步芳为了培养自己这个儿子,可是煞费苦心。和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马步芳也有着望子成龙的梦想,但是他不会按照正常的程序来,他早就给儿子铺好了路。
1933年马继援被任命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司令是马步芳)上校参谋长,这个任命还是通过南京军政部下达的命令,请注意此时的马继援只有12岁。你想一下12岁的男娃就成了国军的上校,这绝对和马步芳的运作有关,而蒋介石也要拉拢和安抚马步芳,所以马继援在12岁的时候就成了上校,这创下了国军的一个传奇。
这还不算完,1934年马继援任第100师手枪团第1连连副,翌年升为连长。1936年历任第100师部参谋,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参谋长,骑兵第5军及82军军官训练团第3大队大队长。此时他才15岁。
马继援
1936年8月马继援入中央军校军训班第五期学习,其实他是去镀金的,1937年7月毕业,四个月后,也就是11月马继援升任第82军(军长马步芳)骑兵第3旅(辖三团)少将旅长。此时他只有16岁,16岁已经成为少将,这在国军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更加是后无来者。
此后马继援官运亨通,1941年升任第82军(军长马步芳)少将副军长,同年兼任中国 *** 青海省党部委员及三民主义青年团青海支团部干事长,这个时候他也只是一个20岁的小青年。
1942年马继援21岁,这一年他正式接管他父亲的班,担任任 *** 西北精锐陆军第82军军长,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1943年,马继援22岁,在这一年国军82军、骑兵第5军合编为第40集团军后,他依然担任82军军长。
马继援担任了82军军长,但是他也没有在后方偷生,而且开到前线和日寇作战。他率领马家军在山西运城,河南淮阳,皖北的寿县、凤台等地重创日军,令日军闻风丧胆,也让日军也见识了马家军的厉害,见识了中国人的厉害。
从抗日方面来说,马家军还是对民族有大功的,马继援在抗日中的表现确实当得起军人的称呼。后来马继援进入陆大将官班学习,进入陆大将官班就是为了他日后的更好的晋升。在进修期间,马继援和蒋介石攀上了关系。他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张训芳为妻,是宋美龄的干女婿了,所以马家在朝中有人了。
全面抗战胜利后,马继援的82军被整编为82师,由他担任师长,马继援率部参加了内战。马家军在马继援的带领下保持着一贯的强悍作风,在初期给 *** 带来了巨大的麻烦。1947年6月在合水,马继援的整编82师重创 *** 西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第2纵队,取得 *** 内部所谓“合水大捷”。
马继援所部当时击退 *** 西北野战军3个纵队的进攻,让 *** 认识到了青马的战力和骑兵的战术不可小视。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年的8月,马继援的所部在宁县子午岭山区腹地的九岘一带几乎全歼 *** 西野第4纵队,取得所谓“子午岭大捷”。1948年4月整编第82师重创 *** 第6纵队教导旅,取得“西府战役大捷”(国军方面称为泾渭河谷之战)。该役以大约不足1500人伤亡的代价,除了杀伤了更多的 *** 外,还俘获了2000人的 *** 士兵、后勤人员及支前民工。
和马继援的这几次作战也被称之为我军的耻辱,彭老总也承认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败绩、蒋介石也对马继援大加赞赏。1949年5月整第82师恢复为陆军第82军,马继援再一次担任军长,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此时他才28岁,在这个年纪他已经成为了国军的高级将领了。
从他几次击败 *** 来看,马继援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但是无论马继援再怎么出色,也无法挽回国军的败局,兰州战役后马家军彻底被消灭,马家三代的积累也毁于一旦,从此青马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马继援和他父亲马步芳离开大陆去了台,最后去了沙特。
从此马继援没有再回过祖国,在汶川地震后,他立刻捐款5000美金,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关心。2012年2月27日马继援在沙特病逝,终年91岁。他的死也代表着他那个时代的结束,无论怎么样,马继援当年就是一个传奇,在整个国军中也找不到他这样一个军阀二代了,这不是传奇是什么呢?
马继援(左)
作者:常辰哲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一)究竟是“二马”还是“三马”,凶蛮的马家军是何来头?
近代军阀集团里,大多以封建宗族、师生关系和籍贯同乡维系。有一路军阀,自清末以来便纵横西北的始终以父子、兄弟继承协力,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三省愈坐愈强,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军政势力。这支军阀就是著名的马家军。
平时我们常常听到“二马”“三马”的称呼,往往分不清楚,甚至张冠李戴,混淆了许多人物和史实。
“ 二马”通常是指派系,即“青(海)马”和“宁(夏)马”。“青马”代表是马步芳,“宁马”代表是马鸿逵。
“三马”的派系说法,是在“青马”和“宁马”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甘(肃)马”。但“甘马”早在二十年代冯玉祥进西北时就基本肃清了。
当然,“三马”在人物说法上,有“宁夏三马”和“西北三马”的区分。 “宁夏三马”是马福祥、儿子马鸿逵、侄子马鸿宾。“西北三马”是马鸿逵、马鸿宾和马步芳。
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
所以, “青马”的马步芳、马步青兄弟,“宁马”的马鸿逵、马鸿宾兄弟, 就组成了我们日常所讲的马家军主力。
(二)马家军野蛮狡诈而又极具西北特色的战法,让我军遭受重大损失
马家军最著名的存在,莫过于制造了我军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败仗。
马家军的战法,是西北独有地区的传统战法。河湟骑兵自古机动灵活,历史上但凡中原军队进西北,不加以深入研究,就会吃大亏。
“ 每值接仗,千群万骑,以相抗拒;一经击败,狼奔豕突,行走如飞。”
“ 贼剽锐殊甚,遇坚军则转瞬不见踪影,遇暇军则有隙即入,亦不即招架。”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兵力骤增,陕北的资源已经养不起那么多部队了。红四方面军兵力武器最强,再出去开辟一块新根据地,就成了当时的必然选择。
于是四方面军为了开辟新根据地,打通国际道路,向西走上了对抗马家军的道路。
骑兵的天敌是火炮和连发机枪,对于当时连步枪都配不齐的红军而言,打马家军的骑兵,谈何容易?
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多为四川人,此前碰到的骑兵最多就是在过草地时川军的骑兵团。马家军骑兵的规模和力量岂是零零散散的川军骑兵能比? 习惯了在南方钻山入林,突然在广袤的西北戈壁滩上同大批骑兵作战,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马家军不与红军正面硬打,发挥骑兵特长, 天天将红军的后卫部队截取一部,从武威到嘉峪关,截取了相当一部分兵力。这种切尾的办法,红军只能忍痛,不可能回头护尾。红军如果凭城坚守,就大力围攻。 疲劳追击使红军的休整和给养都成了问题,守城也守不住。
这给红军的很多将领都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徐向前回忆“敌人骑兵多,运动快”;秦基伟回忆“我们辛辛苦苦走了一夜,本想找个村庄休息一下,可敌人骑兵用不了两个钟头,就走完了我们一夜的路程”。
马家军一见红军炊烟,疾驰而来,把来不及吃的饭锅挑翻就逃走。用着红军用过的游击战那一套,让红军苦不堪言。
(三)彭大将军用胡宗南的重炮复仇,先打兰州“青马”后打银川“宁马”
马家军身上残留的浓重旧军队的陋习,特别是“青马”,比“宁马”更加凶恶,使被俘红军指战员遭受了极其残忍的摧残。
直至解放战争时期, 我军各部对于马家军都是另眼相看,无论攻防,历来是死打硬拼, 有的部队甚至有时出现违反俘虏政策的情况。
马家军民团的低劣装备和野蛮作风,在当时已经壮大的 *** 看来,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是一帮烧砸抢能力的匪徒而已。
以骑兵为主的作战形式,在连发武器和炮火打击下,是一点优势都没有的。之一野战军由于解放区资源有限,虽然相比于其他野战军的规模较小,武器装备相对简陋, 但还有一定数量的炮兵,也装备了连发武器(前后通过打击胡宗南获得了11个旅的装备), 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红军的装备水平。
1949年8月,毛主席发布《歼灭马匪步芳之指示》,掀开了消灭马家军、解放大西北的序幕。
兰州战役发起前,彭德怀以1兵团和18兵团的62军先攻克“青马”老巢临夏,直捣西宁,断了马步芳退路。
1949年8月22日,向兰州外围马家军阵地试探性攻击, 习惯了和胡宗南部队拼刺刀、略有轻敌的一野官兵,突然碰上马家军挥舞马刀的亡命徒,竟然没能夺下外围阵地。
8月25日,兰州总攻开始。 *** 以缴获胡宗南的重炮开路,逐街逐屋的白刃巷战,当日打得马家军全线撤退。 2兵团第3军第7师得知黄河铁桥是敌人撤退过黄河的唯一通路,当即迂回攻击黄河铁桥,打爆桥头的敌人弹药车,烧出一道火墙,切断了敌人退路。
攻克黄河铁桥,也和平津战役中攻克天津金汤桥一样,成了解放战争的经典一幕。
攻下兰州坚城是一野在大西北的之一次城市攻坚战,虽然付出了9500人的伤亡,但进军新疆、宁夏的通道已经完全打开。
“青马”覆灭,“宁马”也大难临头。9月19日, *** 总攻银川,三天即攻克,“宁马”覆灭。
“宁马”的马鸿宾起义,马步芳和马鸿逵乘飞机(马鸿逵中途降落汕头还险些被三野抓获)逃走,先后客死他乡。
粟裕用十四年时间,指挥华野消灭王耀武,为红十军团1万名指战员和方志敏报了仇;
彭大将军指挥的之一野战军横扫河西走廊,同样为十三年前的西路军牺牲的1.3万名红军指战员和董振堂报了仇。
徐向前元帅逝世后,把自己的一半骨灰撒在了祁连山脉,和牺牲的红军英灵陪伴在一起。
元帅和士兵,英魂永驻大西北。这片广袤土地,在此横刀立马的,只有英雄的人民军队!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
骑兵(13)红军(28)兰州(2)
女排教练郎平有没有逝世郎平没有逝世,还活的好好的。郎平出...
世界羽联2023年赛程表2023羽毛球比赛赛程如下:20...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乒乓球世界冠军女结婚孙颖莎的丈夫揭秘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4世界杯冠军的赔率2014年德国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足球赛2022,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