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辅导员,我重修的两门课程考试时间冲突了,怎么办?”
辅导员:“去找教务部门的老师沟通。”
学生:“辅导员,教务部门在哪里。”
辅导员:“X楼X办公室。”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自身或者身边的同事经常发生这一幕。从当时的场景来看,学生快速地获得了答案,直接奔向了对应的办公室进行询问解决,辅导员也可以快速从此件事情中转移去处理其他事情,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曾经的我也是采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后来发现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会选择再次向我询问,我很烦恼,甚至有些气恼学生: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他(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询问,脑子装不进去内容吗?后来静下来心进行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有问题,最近学习了教练技术,发现谈心谈话是个技术活,谈话的方式 *** 不对,学生真的会左耳进右耳出。
贰
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发问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态,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它的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通过运用聆听、发问等教练技巧反映出被教练者的心态,从而区分其行为是否有效,并给予直接的反馈,使其洞悉自己、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激发潜能,以更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教练主要是陪伴、倾听、观察并激励客户,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为其自主实现目标、获取成功提供帮助。教练相信所有人都有创造性,都拥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在适当的激励下,客户能够自觉地确定解决问题的战略和对策。
教练的作用就是帮助客户,使他们将已拥有的技术、资源和创造性等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正因为如此,和教练在一起的每个人会感到愉快和幸福,同时也会成为主动争取成功的人。
教练能赋予个人强烈的动机感,使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地设计美好的未来。教练是使人自觉采取实际行动的辅助和责任系统。对于想更高效地完成事情的人、想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想拥有更幸福更成功人生的人,教练的作用尤其巨大。
教练的基本理念是:世界上没有无能之人。当然教练效果因人而异,但这取决于是否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有效应用教练。
叄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教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人才培养、领导力提升、个人自我发展等领域。ICF对专业教练的评估中,一共有11项核心的能力,其中最核心的两种能力是倾听和提问的能力。辅导员如何将教练技术用于学生谈心谈话。从听、问两个进行分析。
我之前和学生谈心谈话时,感觉自己很认真地听,会很认真地给建议,表现出似乎在倾听,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懂得”学生的辅导员。学习了教练技术后,发现我可能只是在等待发言的时机,等学生说完了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盘旋地是怎么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或者建议,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觉得花了近2个小时和学生聊得还不错,聊得“很成功”,后续观察学生的行为,有些学生有改变,有些学生毫无变化,才发现自己犯了未能有效倾听的错误。
选择性的听:这一层次的听是更低级的听,倾听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听自己想听的,想谈的,利益相关的,甚至还想反驳的。
这种倾听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听,而是在准备接下来自己的反应,这种倾听模式下往往带着强烈的内心评判、防卫或控制。
结构化的听:也可以称其为以事实为中心的听,倾听者会较为完整的听完对方的叙述,但是内心深处依然会有自己的评判,这种就事论事的听往往缺少了一些温度。
全息聆听:也可以称之为3F聆听(3F指事实(fact)、感受(feel)、意图(focus)),倾听者会以对方为中心,完整的听完对方陈述的事实、表达的感情以及背后的意图,进入到对方的状态之中,理解并感受到对方的内心意图。
在3F聆听中,辅导员更先感受到的是应事实(Facts);
然后通过感受和观察,通过同理心的洞察找出事实背后的情绪情感(Feeling)是什么;
更深一层的就是学生情绪情感背后的意图(Focus)是什么。
与选择性地听和结构化地听相比,有效倾听是以对方为中心。聆听学生主体陈述的事实,表达的情绪情感及背后的意图,做到感同身受。
除了将有效倾听运用于学生谈话中,也可以将3F倾听用于辅导员自身,而在3F聆听的应用中,运用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多观察事实,少进行评判:辅导员们是不是经常会感觉自己最近工作状态不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这种感觉是状态而不是事实,事实是自己有一些想做的工作没完成,想读的书没读,又或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出现了问题等等这类事件。
适度具体化我们的情绪情感:我为什么状态不好?是对领导的失望?对前途迷茫?又或是对未来的焦虑?当我们能够准确的命名情绪后,你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觉察内在的需求和意图:找出情绪背后的意图,我是希望能够每天有时间学习充实自己?又或是希望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
尝试每天与自己有10分的独处时间:经常与自己对话,聆听自己,找出情绪背后的那个答案,坚持下去,相信会让你对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
尽量多的与自己独处:放下外界的纠结、诱惑与干扰,完全的和自己在一起,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呼吸、以及那一刻你的状态。
苏格拉底说:“最有效的教育 *** ,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发问是和学生互动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管控我们的发问,撬动对方的思考。在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发问分为:封闭型问题,答案相对比较唯一;开放型问题,答案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两种基本类型。
比如“你今天学习开心吗?”这就是封闭型问题,而“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发生吗?”就是个开放型问题,按动了对方的摄像机。
当大脑处于轻松愉悦开心的时候,非常有创造力。所以如果想点燃激发学生,一定要多问问学生的观点。
不过,问题本无好坏,关键看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假如你想让对方打开思想,分享观点,就多问问开放型问题;想直接拿到结果,或让对方立刻行动的话,就多问封闭型问题,比如,“你今天做还是明天做?”。
强有力的问题,有五个特征。
一个例子解读这五大特征。有个学生期末旷考,辅导员老师找他谈心谈话,他看起来好多天没有换衣服和洗头发。
辅导员发问:“我想你可能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事情,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吗?”用“什么”代替了“为什么”,避免去提问一个能量值低的事件。
学生回答:“这门课学得不好,去了也考不及格,还不如在寝室待着。”这时更好不要问:“没事为什么还在寝室待着?”“为什么”问题一出现,学生的能量值会继续走低,诉说自己各种不如意:上课听不懂、不喜欢这个专业、不喜欢这门课程老师等等。辅导员一不小心就被拉到学生的坑里,然后被学生用他丰富的坑里经验打败。
辅导员这时应悬浮注意,直接聚焦目标提问:“我很想知道,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目标导向而非问题导向。学生回答:“找到一个女朋友。”老师和学生都笑了。
老师再问:“那你有没有思考过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有一个女朋友的目标呢?”聚焦目标,通过发问直接指向行动。
学生说“老师,没有女生会看上我的。”这时候可使用换框技术,把学生的负向视角换框成关注未来的奇迹式提问:“假如未来有女生喜欢你,你认为她会因为什么而喜欢你?”
“如果有的话,应该是喜欢我酷酷的样子和才气吧。”“酷酷的样子和才气,非常棒!如果我让你给自己现在的样子打分,满分10分,你给自己多少分?”这里用的是度量式问题。
“3分。”这时候,不要惊讶,更不要带任何评价,接着发问:“你觉得如果可能的话,提高几分是你比较容易实现的,怎样才能做到呢?”关注未来,引导行动。
学生回答:“应该可以提高3分吧,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也挺帅的,妈妈把衣服给我洗干净,常督促我换干净衣服。现在我有点懒,不想自己洗衣服。这个周末我把衣服拿出去洗了,再去做个发型肯定就能到6分了。”
学生已经开始讲出具体的行动了,可以通过发问促进行动。“非常棒,我希望下周一的时候看到一个更帅气的你。我留意到你刚才还谈到 ‘才气’,很好奇你如何定义它?”
“女生好像都比较喜欢有才华的男生,像那些会弹吉他会唱歌的男生,其实我也会一点吉他;还有那些成绩比较好的男生都比较受女生的欢迎。”这就转到了学习成绩上了。
“听起来,你已经很清晰要实现找一个女朋友的目标应该怎样努力了,能给我讲讲你现在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我想首先我得改变学渣的形象,要当学霸。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学弹吉他。”接下来就通过一系列的发问,讨论了如何做学霸、怎么去落实弹吉他等等行动方案。
谈话结束时,要问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今天我们俩的交流有没有帮助你到你?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我非常想知道。”让学生谈谈本次谈话的收获,有什么地方支持到他,他认为有什么价值。然后教练再次表达信任和赋能。
当然,这些改变并非一次谈心谈话做到的,还需要持续不断跟进,直到他可以“人渡己”为止。
教练技术,它是一个这样的课程:
教练技术让你更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和压力。
教练技术让你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让你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可以看到你过往人生为人处事的行为模式。从而扬长补短令到自己更完美。
可以在你内心树立强有力的信念。从而全力以赴去实现你的目标。
教练技术告诉你对错好坏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有没有偏离你想要的目标。
教练技术教你如何带领你的团队,或者在团队中你如何影响他人。
教练技术告诉你要照顾好身边的人。并且会让你认识到付出和索取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区别。
教练技术可以厘清你的目标,反应真相,迁善你的心态,从而完整计划付诸行动。
教练技术可以令到你无论在任何条件环境下,都不会放弃。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练技术让人跟人的沟通更畅快。会凝聚家人朋友的关系,令到你身边的人身心更健康。
教练技术可以让你脱胎换骨重新认识自己,会让你更自信勇敢坦然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成功。
教练技术会庆祝你的成功,接受自己的失败。从中学到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练技术会令到你的脾性温和,冷静。就算发火都会有个正面的理由。
教练技术会告诉你什么叫承诺,怎样才是全力以赴。还会告诉你什么是付出,负责任。
教练技术会告诉你当你要放弃的时候请再试一次,当你忍无可忍时请再忍5分钟。
教练技术会令到你怀有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帮助过你伤害过你,支持你成长的人。
教练技术会让你脱去身上的盔甲卸掉你所认为的包袱,从容面对往后的人生。
教练技术会让你的能量无限大。让你无法相信自己原来很多事你都会做,只是你没有去做
教练技术,就是这样一个让你生命精彩绽放的课程!
教练技术自产生以来,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那么,应用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站在时代之巅。作为教练,尤其是生涯教练,要了解趋势,察觉前沿。比如说,未来人与人的区别不再是时间利用效率高低,而是变成了对能量的应用。也就是说,未来人与人的区别会更大。因为人类的发展远远低于科技的发展。据说,顶尖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诸如《艾尼卡》等科幻片变成真的,只是各国 *** 出于安全、伦理等多重考虑在阻止而已。
二、力促人为人样。世间万物,唯人为贵。我之为人,为何不乐?!源于许多人没有说出该说、想说的话。譬如说,某女大学毕业后,为表示孝敬,总是节衣缩食给父母买更好的,搞得自己不堪重负,父母也并不高兴(所给并非父母所需)。在教练的指导下,该女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艰难,父母说,我早就想说了,就怕你不接受。你看,双方缺乏沟通,以至于大家活得并不快乐。推而广之,人之为人,就该说人话,做人事。说白了,就是要好好吃饭,好好喝水,好好玩耍,好好娱乐,好好睡觉。一句话,好好活着。
三、给人正向反馈。教练一定要赋能,不能打脸!当我们给人一个正向反馈,他(她)就能从掉入的坑中爬出来。比如说,某人心理能量极低,教练建议在朋友圈发出‘’请你夸夸我‘’。如能收到二十五个夸奖(你会发现,很多人会讲得很具体,可能有的你自己早就忘了或者不以为是,他人却感受颇深,从而给你极大的鼓舞),就能极大的建立信心。如未收到预期,就得反思一下,自己的朋友圈是否该换了哈。又比如说,某人本人是工程师,却想转行做咨询。作为教练,就不能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做啥咨询。而应该问,你做过吗?回答没有。教练就说,好!去做!因为只有去做,才明白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如果问怎么做?就可以回答,去温暖正向团队,就可以把能力迈出之一步!很显然,这两个事例都是在给当事人赋能,而非打脸!再举个例子,有人说,我的能力多半集中在优势区,做啥都行,就是不能给人明显映像。教练就可以建议,唯有精进外化才能让人明了。否则,我们就只有羡慕他人的份。假如有人善于归纳总结分析,那就可以建议其利用这个优势,成为系统专家。
四、引导探索为上。教练技术是照镜子(状态观察,认清自己),不是量尺子(以尺子量人,让别人进入校准)。具体而言,就是探索为上(就是一同探索未知),分析为中(就是看清底层逻辑),建议为下(很多人喜欢把对方的脑子当做自己的脑子而给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
1.不能先预判。预判叫做引狼入室。
2.要不断启发、改进和引导,推进往复。比如说,在探索交流之后,问对方,你听到了什么?在对方陈述以后,告诉他,你就按理解的去做。因为来访者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重新赋能,所以我们不能批评和否定,而应予以引导。譬如说,某辅导员说,‘’我觉得做高校辅导员没什么意义‘’。教练员回应,‘’那你觉得身边有什么职业或者岗位比较有意思呢?‘’‘’我觉得做教师才有地位。‘’‘你觉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师要求高啊,首先,要有高学历……‘’其间,就运用了具象化和转换性(由起初的幸福线转到了成功线)。
五、重在看向未来。这是职业教练和心理咨询的更大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心理咨询重在释放、梳理(伤痛),是以来访者当下感受和认可为主,而职业教练通过换框(转换视角),以开放式问题发现更多资源,根据对方风格调整方式来提炼观点和关键,让他人慢慢打开自己,不断走向胜利和未来!
总之,既然教练属于一项技术,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修炼。记住!生活和工作就是更好的修炼场!
作者丨coach8小队长
1、
你是否曾经觉得,你需要整理一下你生活中的某一个领域,例如说:
事业
财务
人际关系
健康
锻炼
家庭
朋友
等等……
大多数人认为他们需要更好的环境、资源或更好的 *** 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事实上,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大多与我们自身的心理障碍有关。
美国企业家、个人发展大师吉姆·罗恩(Jim Rohn)曾经说过:“与其想生活是否能够变得更轻松……不如,期待你自己变得更好!”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我的答案是,学习教练技术!
2、
Coach8的一位教练学员Y,在拿到ICF认证ACC教练证书后,回忆道:
“八年前的暑假,我之一次在新加坡接触coach,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就感觉自己被撕开,好像走出了水晶球,看到了外面还有一个世界。
不过这是一个短期课程,很快就结束了。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改变。
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成为一个背包沙发客,拿着奖学金,走遍了中国二十多个省。2012年暑假,目标川藏线,搭车5500公里,50余辆车,58天旅程;徒步翻越5630米的冈仁波齐,用14个半小时完成56公里4000米以上高海拔转山。
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带给我挑战生命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从 *** 回来,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再次学习教练技术,并遇到了我的教练,在他的一路陪伴下,我完成了公益项目“心愿私房菜”,并受到包括***晨间新闻、法制晚报、北京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的报道。
中间几次我很无助的时候,都是跟教练的约谈帮我重新找到了方向。
那一次,我真的感受到了教练的价值。”
而另一位身在欧洲荷兰,获得ACC认证的E同学,则提到:
“在开放式的提问中,你会惊讶的看见自己一个又一个固有的观念在往外蹦,自以为调节能力很好,但其实以往生活中的很多情绪只是被条条框框压抑着,未曾放下,有的甚至都没发觉过。
怎么会呢?
因为人的本性里总有趋向否认、狡辩、自圆其说的一面,而教练技术能让你在一个特定场域中直面自我。
我从心底感恩Coach8的创始人薛老师-- 一位活力四射的斜杠达人,建立了如此美妙的 *** 平台。这里很少有评判、偏见,学员们积极追求客观、包容的状态,温暖而充满正能量。
……还有一直陪伴我的同伴教练们,大家相互鼓励拿到ACC认证,一起在路上的感觉太棒了!”
3、
据调查,大约30%-40%的人曾听说过人生教练。在这些人中,大约只有一半人了解,真正成功的人生教练,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从思维模式的方面,说说:教练到底能帮助我什么?
可能有些烧脑,咱们一步一步的来讲。
《周易·系辞上》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简单的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这种模式叫做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是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
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将其定义为:
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
我们过去的体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都决定了我们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构建出一个我们内在假设的世界模型,我们再根据内在的世界模型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形成了一个处理世界外部事物信息的固定程序,即思维模式。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而这些过去的体验、经历的沉淀,通常在你10岁之前就已经形成。
这些都是我们大脑中的“真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它们,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你的思维模式里,可能存在误解、偏激以及不良的成见。
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思维模式中的错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质疑自己的思维模式。
(……一个成功的教练知道如何用正确的问题来证明这一点。)
那些指导我们行为处事的“真理”之声,却可能经常在阻止我们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举个例子,一个总觉得自己很难交到朋友的人,在他的世界模型里,可能有这些“真理”之声存在:
新的会面总是让我很尴尬;
跟陌生人说些什么才能打破僵局;
没人愿意跟我说话;
人们通常只关注自己;
很难找到新的朋友;
......
同样是这个人,如果他的世界模型里,“真理”的声音完全不同,效果又会如何呢?
新的会面是令人兴奋的,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对陌生人说话很神奇,因为你可以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
每个人似乎都想和我联系。
人们是如此善于交际,人类就是这样的社会生物。
交新朋友很容易。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不爱交际就是现实中的我,难道你想让我对自己说谎,假装自己很爱交际吗?假装我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
你应该问问自己:
什么才是真实的你?
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是什么?
4、
我们拥有无限的潜能,但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激发这股能量,如何运用这部分智慧,帮我们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帮我们活出自己。
那么教练技术和教练,能帮助你什么?
教练就像一面镜子,通过了解你,能站在你的立场上,看你所看,听你所听,感受你所感受的,更能见你所不见、听你所听不到、感受你所感受不到的。
通过陪伴、倾听、观察,教练激发你把已拥有的技术、资源和创造性等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们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支持你自己去发现早已潜藏在心中的,属于你自己的最适合的答案。
例如:教练会给你画一个圆圈,用一个圆代表你目前的生活,切成八份来概括生活最重要的方面,然后从1到10(10为最满意),请你来对自己当前的状态做一个评估,最后把所有的点连起来,成为一个轮。
这个圆圈就像是你给自己当下所处的生活拍一张照片,让你和教练,看看你现在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在教练技术中,这个圆圈叫做“生命之轮“。教练运用专业技术,帮助你清晰现状,觉察到平时忽略的部分,找出希望有所改变的内容,然后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教练也像你的忠实粉丝,你的目标就是教练的目标。在你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教练会以你为荣,支持你再接再厉,再创新高;在你灰心丧气、遭受挫折时,教练会激发你看到困境对于自己的正面价值和意义,陪伴和支持你挑战困难、知难而进。
生活中有很多无奈和无助的时刻,但
你需要学习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
你需要找一个真正理解和支持你的朋友!
coach8经典课程《教练技术入门班》每月开班,欢迎加入!
2017年Coach8通过了ICF(国际教练联盟)的严格审核,Coach8的课程得到了ICF的认可,Coach8的学员可以通过在学习和考试,申请ICF认证证书。现在Coach8是具有ICF认证的ACTP和ACSTH双重认证教练学院
ACTP我们邀请您,体验最专业的教学、最长情的陪伴和更优惠的价格,学习教练技术,就是赋予你新生活的能量。
The End -
▼
coach8 / 教练吧
ICF官方授权认证的教练培训机构,
一个帮助更多人提升自我的互助社群。
我们相信:经过正确的系统训练 ,
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大师!
你可以 留言或私信 表达你的想法,传播正能量内容,让我们共同成长!
名称
教练技术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网球教练添·高威(Tim Gallway)。1975 年,他找到了让任何 人都能很快学会打网球的诀窍,从而引起了 ATT(美国 *** 电报公司)的兴趣。ATT 把他的教学方式借鉴到了企业管理领域,于是一种全新的管理 *** ,教练技术,就这样诞 生了。
后来随着 AT&T、IBM、通用电器、苹果、可口可乐和福特等知名企业的引入和推广,教 练技术迅速在欧美等地区流行起来。
教练技术的应用 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英文首字母刚好组成 GROW,所以又叫 GROW 模 型 ,
四种基本能力 , 怎么才能用好教练技术?这就需要培养 4 种基本能力了。
做管理者之后才体会到做管理有多难,其中尤其是管理中的沟通部分;
如何与团队成员设立目标、达成一致认可、如何评审工作成果、如何给建议、如何鼓励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如何和团队成员“说”的问题。
管理者怎么“说”,对于工作成果有决定性的影响,会影响到团队的积极性、工作效率、甚至能否更快速地成长等等。
学习教练技巧让我意识到,哪怕是一个提问方式的改变,都能极大地改善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甚至工作成果。
一次在内部方案评审时候,我尝试应用教练技巧,获得非常意外的效果。
案例:
开始评审前,先和成员确认之前设计的目标,通过提问让对方将目标讲出来并书写出来。
这次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方案要传达的主题信息是什么?
实现这个目标和主题的衡量标准的关键词有哪些?
将这些关键词罗列出来,再加个方案完成度。
再让他们对自己的方案对应这些关键词进行打分。
也可以事先定一些形象图,作为学习的标的,去对标打分。结果如何呢?
打分非常客观,贴合实际。说明大家其实还是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力,是能够觉察出问题的。
他们说在没打分之前还觉得挺好,或者是看不出哪里不好,但打分的时候居然能发现不足。
这样一来,整个过程是他们自己完成的,他们自己知道哪里不足需要修改。而无需我去批评和指出问题,因为大部分人对于别人的否定和建议都是下意识地反抗抵触的。
设计师尤其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历,工作时间不长的设计师,常会遇到不知道自己怎么判断自己做的行不行,或是在做的过程中,思路就混了,钻一个牛角尖里出不来,看不出自己方案哪里好,哪里不好,即使能感觉出来还不够好,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如果像这样将评价标准具体化、形象化、视觉化出来后,他们在后续修改中,就可以自己根据标的进行检查。
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运动,后来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管理,还可以进行自我教练、家庭教育等等方面。
核心
教练式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提问反馈的方式帮助对方排除内在干扰,聚焦目标把事情做好。
目的
教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聚焦目标、建立自信、产生觉察力和责任感。
前提
要相信人的潜力无限。
虽然教练式管理前期需要花费管理者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值得的。
女排教练郎平有没有逝世郎平没有逝世,还活的好好的。郎平出...
世界羽联2023年赛程表2023羽毛球比赛赛程如下:20...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乒乓球世界冠军女结婚孙颖莎的丈夫揭秘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4世界杯冠军的赔率2014年德国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足球赛2022,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比赛...